
怎么样教育任性的小孩子们
引言
孩子子总爱哭闹让很多的父母都感到非常纠结,平常更是说一不二,一直都是怎么说就是什么,稍有不顺心就开始发脾气。为知道决这个问题,大家需要知道孩子用的“武器”,并掌握怎么样智慧地教育他们。
孩子有四种“武器”
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3-8岁的孩子大都掌握用以下的四种“武器”:哭闹、哀告、死缠烂打与赌气噘嘴、不说话、摔东西、不吃饭等。这类行为都是孩子为了达成我们的需要而采取的方法,而不少爸爸妈妈却怕孩子用这类方法。一旦孩子哭闹起来,爸爸妈妈总是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,甚至超额完成任务。爸爸妈妈常常被孩子的武器所制服。
爸爸妈妈“应战”只宜智取
暴力地对待孩子的需要是不明智的,拒绝孩子需要方法。爸爸妈妈第一要有好而坚定的心理状况。不要觉得拒绝孩子会导致伤害,相反,这恰恰是对他最好的教育。要想培养一个棒孩子,那样面对他刚开始的不合理需要,爸爸妈妈必须要坚决地说“不”,不可以有丝毫心软。
攻心为上
爸爸妈妈可以先退一步。譬如孩子想要一个不可以给他的东西时,母亲可以如此说:“这是母亲的,母亲目前不需要,可以给你玩一下,不过明天你就得还给母亲。”然后以退为进——第二天提醒孩子:“孩子,把东西还给母亲,将来想要的时候再跟母亲说。”如此爸爸妈妈既满足了孩子的需要,又让孩子了解了我们的需要不可以随便满足。
预先申明
孩子一般都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,所以必须要给他定个规矩,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规矩处置。譬如和孩子约定:早上父亲要上班,你需要按时起床,按时吃早餐,才能按时送你去婴幼儿园。假如你起床晚了,就只好舍弃早餐,由于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。一旦孩子赖床,就要把他的早餐收走,并告诉他:对不起,孩子,大家有约在先,不可以随便破坏。
说一不二
对待孩子的需要不可以“先抑后扬”。一旦爸爸妈妈难以满足孩子的需要,他就会产生偏激心理,导致意料之外的恶果。因此,拒绝孩子,必须要从一而终。
“战后”要善后
爸爸妈妈对孩子说“不”之后,要耐心向孩子讲解拒绝的原因,让他了解“不可以”的道理。拒绝孩子而不给他被拒绝的原因,会让他感觉受了委屈,甚至产生焦虑、恐惧、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。虽然这种讲解孩子未必听得懂,但至少能让他了解:爸爸妈妈拒绝他是有理由的。通过知道孩子用的“武器”,爸爸妈妈可以智慧地教育他们。攻心为上,以退为进,预先申明规矩,说一不二,与“战后”善后都是教育任性的小孩子们的有效办法。非常重要的是,爸爸妈妈要有好而坚定的心理状况,相信拒绝孩子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。如此,大家就能培养出棒孩子,让他们成为有担当、有责任心的人。